
下列关于体温测量的描述错误的是()
A.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
B.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
C.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
D.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
E.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

A.经口呼吸者不宜测量口温
B.口温多用于婴儿和昏迷病人
C.心脏病患者不宜测量直肠温度
D.腋温易受环境影响不够准确
E.腋窝如有汗液应擦干稍停片刻再测
第1题
A.正常人体温在24小时内呈周期性波动,清晨2-6时最低,午后2-5时最高
B.儿童、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,而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、壮年
C.女性的基础体温在排卵前体温较低,排卵日最低,排卵后体温升高
D.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测量,小儿测量时应防止哭闹
E.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入路径的活动并能扩张血管,增加散热,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
第2题
A.入院当天应有血压、体重的记录
B.血压、体重应当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并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记录,每周至少1次
C.手术当日应在术后常规测量血压1次,并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
D.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体重时,分别用平车或卧床表示
第3题
A.产后2~7天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B.产后1周内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C.产后1个月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D.产褥期内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E.产后24h~10天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℃的发生率
第4题
A.心肌梗塞患者不宜测量肛温
B.测口温多用于因幼儿、昏迷的患者
C.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量腋温
D.测温前20-30分钟若有运动、进食、冷热饮、冷热敷、洗澡、坐浴、灌肠等,应休息30分钟后再测量
第5题
A.入院后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肛温,做好记录
B.监测体温变化,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
C.轻、中度力争6~12小时内复温
D.重度低体温应让患儿在比其体温高2~4℃的暖箱内复温
E.重度低体温患儿应在12~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
第6题
A.手术后日数自手术当日开始计数,连续填写14天
B.如在10天内又做手术,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,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,连续写至末次手术的第10天
C.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、脉搏、呼吸时,应补测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
D.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,须经医师批准并记录在交接班报告上(或护理记录单)
E.外出期间,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、脉搏、呼吸,返院后的体温、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
第8题
A.多见于老年人,男性多于女性
B.主要症状有体温39度,局部疼痛,全身不适,食欲减退
C.早期应用大剂量抗生素
D.局部不可制动,防止关节强直
E.感染病灶主要发生在长骨的干骺端
第9题
A.体温低于35°C(含35°C)时,为体温不升,在体温曲线项目相应位置录入不升二字,体温单上显示蓝色↓
B.新入院、转入患者,每日测体温4次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2次
C.体温(腋温) ≥ 37.5℃,每4小时测量1次(08:00-12:00-16:00-20:00)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1次
D.体温小于37.5 ℃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测量2次
第10题
A.第一道防线是发热门诊、门诊预检分诊、急诊预检分诊、各楼入口监测点
B.第二道防线是各护士站分诊台
C.第三道防线是门诊诊室接诊医师
D.由于在第一道防线已经给患者测过体温,所以后两道防线可以不必再次测量体温
第11题
A.多见于婴幼儿、年老体弱患者
B.X线多表现为双肺上中野斑片状略高密度影
C.临床表现重,多有高热、咳嗽
D.发生于年老体弱者,体温可不高
E.治疗不当可形成支气管扩张和机化性肺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