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体温测量描述正确的是()
A.体温低于35°C(含35°C)时,为体温不升,在体温曲线项目相应位置录入不升二字,体温单上显示蓝色↓
B.新入院、转入患者,每日测体温4次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2次
C.体温(腋温) ≥ 37.5℃,每4小时测量1次(08:00-12:00-16:00-20:00)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1次
D.体温小于37.5 ℃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测量2次
AC
A.体温低于35°C(含35°C)时,为体温不升,在体温曲线项目相应位置录入不升二字,体温单上显示蓝色↓
B.新入院、转入患者,每日测体温4次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2次
C.体温(腋温) ≥ 37.5℃,每4小时测量1次(08:00-12:00-16:00-20:00),连测3天,体温正常改为每日测量1次
D.体温小于37.5 ℃连续3天后改为每日测量2次
AC
第1题
A.入院后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肛温,做好记录
B.监测体温变化,每2小时测体温一次
C.轻、中度力争6~12小时内复温
D.重度低体温应让患儿在比其体温高2~4℃的暖箱内复温
E.重度低体温患儿应在12~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
第3题
A.配送车辆没有必要每天进行清洗、消毒
B.配送人员需正确佩戴好口罩
C.配送完成后,回工厂时,需在门口进行体温测量、手部、脚部消毒之后,才能进入工厂
D.配送医院的伙伴,不需要穿防护服,佩戴N95口罩
第4题
A.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
B.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
C.对于创伤患者,低体温与死亡发生率的升高相关
D.容易引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
E.导致患者寒战,耗氧量增加
第5题
A.体脂薄,储存能量少,抗应激能力差
B.消化器官不发达,消化机能不完善
C.体温调节技能不健全,抗寒能力差,所需温度较高
D.免疫力低,母源抗体逐渐下降,自身抗体逐渐产生,容易生病
E.生长发育快、新陈代谢快
第6题
A.手术后日数自手术当日开始计数,连续填写14天
B.如在10天内又做手术,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,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,连续写至末次手术的第10天
C.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、脉搏、呼吸时,应补测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
D.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,须经医师批准并记录在交接班报告上(或护理记录单)
E.外出期间,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、脉搏、呼吸,返院后的体温、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
第7题
A.产后2~7天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B.产后1周内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C.产后1个月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D.产褥期内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℃的发生率
E.产后24h~10天,用口表测量体温,每次5min,每天至少4次,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℃的发生率
第9题
A.生理学教材中腋温正常值为36.0~37.4℃,其中腋温37℃是1851年由德国医生CarlReinholdAugustWunderlich通过测量数百万个腋窝温度建立
B.有研究表明,发热的概念由两次测量腋温>37.5℃(2008年)降低为腋温>37.0℃(2018年)
C.两项大数据研究显示正常体温一直在下降,温度的降低可能与人口统计学、炎症人群水平的变化、环境温度的变化等有关
D.美国大数据显示相对于19世纪早期,今天的男性温度下降了0.59℃,女性也下降了0.32℃,下降速度为每10年平均下降约0.04℃,平均体温比前工业化时代低1.6%
第11题
A.以分数形式(舒张压/收缩压)记录
B.体温单内以KpA为单位记录
C.一日内连续测量血压时,体温单内记录一次
D.下肢血压应当标注“下”或“L”
E.无医嘱情况下,该患儿入院无需测量血压